![]() |
![]() |
高分子材料成型与加工时继高分子化学、高分子物理后,高分子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,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十分紧密的课程。为了以后同学们选专业方向、考研、就业,有更好的认识,我系记者团对高分子材料李宝铭老师进行采访。
李宝铭老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的博士生,硕士生导师,现担任福州大学材料工程系高分子方向的教师。曾主持或参与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创新基金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、西安市科技专项基金等多项课题,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20余篇学术论文。
有人说,大学拉开了师生间的距离,隔如鸿沟。大学,不再有老师强迫我们“洗耳恭听”;不再有课后的谆谆教导,让我们如沐春风;不再有高考前的众志成城,师生同志……然而,也许一叶障目,我们需要一个机会来深入师生彼此的内心,敞开心扉,老师依旧是我们的良师益友。今天,我们怀着敬畏的心情和李宝铭老师进行聊天。
首先,老师用他专业的眼光向我们分析了今后高分子的发展方向,他重点强调了导电高分子材料和光电材料。用他幽默的表情告诫我们平时要多看、多听、多想、多学习。他还说到,我们至诚学院的学生和福州大学其它院系的学生都一样。
当我们问到对于选择专业方向时,李老师他认为,其实,选什么方向都一样,只要我们用心去学习,努力学好知识和技能的培养。他跟我们举例子说:就像他刚上大学时,什么都不懂,但自己有一份学习的激情和对知识的渴望,最后,在学业上也有了显著的成绩。老师还告诉我们平时要注意身体的锻炼,因为以后走出校园不仅面临着工作上的压力与竞争,甚至是生存竞争。他自己平时也喜欢爬山、跑步、看看电影,使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心从事好自己的事业。
最后,老师谈及自己的授课方法并询问我们有那里需要改进。老师讲道,他会把自己所懂的一切知识尽全力授予我们,只要求同学们用心去学习,去探索。他还笑着说道“据我了解,未来的某一天,中国的下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肯定是学材料科学的同学,说不定是你们哦。”
短短四十分钟的采访,此刻的我们,欣喜、敬仰、感激…感激老师的那份和蔼可亲,感谢他的那份坦然,在他面前,我们不是卑微的仰视着,不是一问一答的采访任务,而是朋友间的平等交谈,亲切、随意、自然。至今,脑海中还清晰的印记着李老师在谈及自己带本科生上课的趣事,神采奕奕的表情、殷切的期望、失落的眼神…一切只源于他对学生的一份浓浓的关爱。
(材料工程系记者团 林贵昌)
李宝铭老师
我系同学与老师交谈
福州大学至诚学院材料工程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©2009~2013
通讯地址:福州市鼓楼区杨桥西路50号福州大学至诚学院材料工程系 邮政编码:350002
联系电话:+86-0591-83753911 传真:+86-0591-83756517 E-mail:fzuzccmed@gmail.com